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學生聯合會(簡稱“學聯”)是由共青團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委員會直接領導的醫學院內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學生組織。
自2015年6月學生會與研究生會合並以來,形成“一個學聯”的組織體係,學聯想同學之所想。為了更加貼近廣大同學,給廣大同學參與校園民主建設提供保障,學聯在各學院及各培養單位設立學生常任代表,成立學生常務工作委員會,定期召開學生常務工作委員會會議,統籌、聯動各級學生組織,頭腦風暴分享經驗,取長補短攜手共進,始終秉承“一個學聯”的工作理念,為更好地服務於一切交醫學子而不懈努力。
醫學院學生聯合會始終保持開放心態,兼容並蓄,在校園內外搭建平台,整合資源,以朋輩合作實現共進。校園內,開展“四自組織”優評,激發學生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通過社長大會、“社長麵對麵”、“社長座談會”等定期交流,加強學聯與社團骨幹之間的聯係,傾聽需要,為社團活動的有序開展保駕護航;校園外,推廣“菁英醫聯會”交流平台,聯動滬上六所醫學類院校,以論壇峰會、辯論競賽、聯誼舞會等多種活動定期聚首,實現資源共享,為醫學生提供更優質、更寬廣的平台與視野;定期出訪與接待來訪,足跡遍布上海各大高校與浙大、湘雅等滬外院校,以交流團學工作為基本,以探討實質問題為追求;主持“上海市健康公益類社團聯盟”,聯合紅十字會開展急救培訓,為滬上各大高校學子提供共同進取,掌握求生技能的寶貴機會。
醫學院學生聯合會始終堅持高效自治,完善人才培育體係,實現團隊核能新高度。打造“幹事線”、“菁英線”雙通道人才培養路徑,全麵滿足成長需要,以案例討論活化必備技能,以特色骨幹培訓試煉綜合能力,以“菁英第一課”、“菁英再聚首”拉近醫界精英與學生骨幹距離,鼓勵學生組織工作者成長成才。
各二級組織則以獨具本院特色的各類刊物和多樣化活動打開了對外宣傳的新窗口,瑞金臨床醫學院學生會的《橘井》和“柳葉鋒情”外科節,六院臨床醫學院學生會的《綠苑》,口腔、九院臨床醫學院團學聯的《九院大學生》,新華臨床醫學院團總支學生會的《42℃》和“綻放杏林新華彩”,仁濟的《足跡》、《仁濟大學生》《實習醫生指南》和“舍彩有你”寢室文化節活動,處處都洋溢著醫學人文的蓬勃之力。
學聯,作為交醫資訊的宣傳員、校園文化的引領者、學生思想的發言人、學生權益的維護者,自其成立以來,就為廣大醫學生搭建了一個又一個展現風華青春的舞台。同學們在課堂中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醫學人文精神,而學生組織開展的各項校園活動便成為第二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宣傳員、引領者、發言人、維護者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學生聯合會也始終以“立德育人,服務同學”作為自己的責任和使命。